
《同一个名字》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同一个名字》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同一个名字》教案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主人公受人爱戴的原因,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欣赏首歌曲《故乡的云》。
2.这首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漂泊他乡的人们,谁不希望能有机会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弃这样的机会,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通过看书自己去了解。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了解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抓重点句,讨论“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说明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
1.全班交流,体会人们对沃尔特的爱戴。
2.说一说,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这个结果你会怎么想,把你的感想说出来。
引导学生从“要想别人怎样对你,你就该怎样对待别人”这个角度去说。可联想到沃尔特平时是如何对待工友的。
(四)总结、扩展
说说你身边的人,他(或她)身上有什么美德,夸夸他(或她)。
(五)布置作业
写小短文,夸夸你身边的人。
(六)板书设计
32* 同一个名字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进一步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阅读习惯,整体把握课文,了解叙述顺序,抓主要内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段,通过互助学习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体会人们对沃尔特·詹森的`爱戴,受到“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品味心灵美。
探究活动
1、搜集有关人与人之间友爱的各类资料。
2、开一个交流会,读读自己所找到的资料,说说你的感受。
《同一个名字》教案2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主人公受人爱戴的原因,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主人公受人爱戴的`原因,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漂泊异乡的人们,谁不希望能有机会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弃这样的机会,让我们来学习《同一个名字》这篇课文,了解一下这些人是谁?
二、板书课题:
32、同一个名字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分小组合作学习。
思考:
1、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说明了什么?
2、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这个结果你会怎样想?把你的感想说一说。
五、全班讨论。
六、进一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向文中的沃尔特·詹森学习,只要你心中想着别人,别人也会想着你,尊敬你。
板书设计:
32、同一个名字
只要你心中想着别人,别人也会想着你,尊敬你。
《同一个名字》教案3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每张纸条上都一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说明了大家自愿资助受人爱戴的沃尔特、詹森回乡,使学生感受到文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融洽关系。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说明了什么?
教学难点:
为什么每张纸条上都写着同一个名字?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漂泊他乡的人们,谁不希望能有机会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弃这样的机会。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同一个名字〉〉。
二、初读。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学习。
3.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读。
1.“时至今日,我还记得白铁皮屋顶上飘舞的彩带,仿佛还能闻到意大利面食的香气,仿佛还能听到那动听的歌曲。”——为什么时隔20年,作者依然对这件事的'印象如此深刻?
2.有感情地朗读。
3.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这个结果你会怎么想?把你的感受说一说。
四、课堂练习。
1.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写下来,多读读。
2.小练笔。
把最近班级里发生的一件感人的事写下来。
《同一个名字》教案4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主人公受人爱戴的原因,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美洲地图;课文挂图。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不理解的`问题。
3、教师指导。展示美洲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美国的新泽西州与
波多黎各,感受两地相距遥远。体会波多黎各移民们的梦想,体会到移民们回乡探亲的不易。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修士、移民、教区”,学生可能不理解,教师作适当的讲解。
二、默读课文,促进领悟。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相关词句,领悟以下问题:
(1)漂泊他乡的波多黎各移民们是怎样希望有机会回家看看的。
(2)当“我”念到沃尔特詹森的名字时,人们为什么欢呼,向他道喜,同他拥抱?
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几个主要人物。说一说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们内心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插图描绘了人们簇拥着沃尔特,向他道喜祝贺的场面)
(3)“每张纸条都用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说明了什么?(“每张纸条上都以不同的笔迹写着同一个名字”,这说明了漂泊他乡的波多黎各移民都把回乡探亲的机会让给沃尔特,说明了大家对沃尔特的爱戴,同时间接地反映了沃尔特几十年来“热爱和他一道工作的人们”,“多年来给予大家的关怀和友爱”,所以人们才不约而同地把“回乡之旅”的机会让 ……此处隐藏815个字……六千 三千 就是……
动植物、人类生活
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 气象 没有……就没有……
防治疾病
四、作业
1、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从课文中找出三组反义词。
《同一个名字》教案8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自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进行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课文,独立思考的能力。
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主人公受人爱戴的原因,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主人公受人爱戴的原因,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每张纸条上用的是不同的笔迹写着的却是同一个人的名字”这个问题。
教具准备
课前查找的新泽西州与波多黎各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知道,漂泊异乡的人们,谁不希望能有机会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弃这样的机会,让我们来学习《同一个名字》这篇课文,了解一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件事,这些人是谁?
(板书课题:32、同一个名字)
2、观察一下课文中的插图,你想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呢?
二、初步了解
1、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告诉学生新泽西州在美国的什么位置上,波多黎各在哪里。对两者进行简单介绍。
(新泽西州是美国的一个州,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波多黎各是一个国家。)
2、你对这些地方了解吗?简单介绍。
(波多黎各岛位于拉丁美洲西印度洋中的大安的列斯群岛东端,北临大西洋,南滨加勒比海。面积8959平方公里,人口365万(1994年统计),其中白种人占73%,印欧混血种人占25%,其余为黑种人。通行西班牙语和英语,多信天主教。首府圣胡安。境内多山,沿海为平原。热带海洋性气候。1509年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898年美国西班牙战争后,沦为美国的殖民地。1952年改为美国的一个“自由联邦”,实行自治。工业有纺织、服装、化妆品、金属制品等。)
3、什么是移民?讲解“移民”。(就是离开祖国到国外谋生的人。)
三、学生自学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携家带口:携带着家中成员。
有朝一日:将来有一天。
爱戴:敬爱并且拥护。
表彰:表扬伟大功绩、壮烈事迹等。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要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3、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进行词语的辨析。
近义词
携家带口——拖儿带女 即将——将要
聚会——聚集 飘舞——飘动 仿佛——好像
故乡——家乡 表彰——表扬 辛勤——勤劳
关怀——关心 道喜——贺喜 喧闹——喧嚣
反义词
即将——已经?退休——在职?热爱——痛恨
爱戴——轻慢?动听——难听?表彰——批评
幸运——不幸?喧闹——寂静?继续——中断
漫不经心——专心致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深入理解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工厂领班沃尔特·詹森热爱和他一道工作的移民,大家也同样热爱他。当他即将退休时,移民们不约而同地在纸条上写了他的名字,让他和家人成为可以回波多黎各探亲的“幸运家庭”。)
2、小组交流,思考讨论:
《同一个名字》教案9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了解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乐观开朗、豁达自信的老人。
2、通过朗读、情境活动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味老人的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悟生活,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天游峰的美景:
2、导语: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生说。
过渡:作者无意欣赏这迷人的景色,却对一位普通的扫路人情有独钟。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
二、感悟课文:
1、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是怎样的人。找出你感兴趣的语句细细品味。
2、学生品读。老师巡视。
3、交流:
你觉得老人是什么样的人?生说。
请你读出你的感受,再说说你对老人的印象。
导语例举: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感到一股浓浓的暖意。
老师听了,感觉那位老人是那么富有活动。
老师感觉非常悠闲。
听同学交流,能丰富我们的感受。
听听不同的声音,看看你能收获什么?
有人说,能说什么样的话就知道有什么的性格。
4、从学生的交流中生成话题:老人这么工作累不累呢?
生说,生读。
导语:(1)应该很累吧。(2) 感觉很累,心里很充实。
过渡:人生七十古来稀。老人却让人意想不到。
5、生成话题:
七十多岁的人了,还是舍不得走,真奇怪!是什么让他恋恋不舍?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舍不得走呢?交流:
导语:与山水为友,与花鸟为伴。老师也向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到底舍不得什么呢?
老师也被这位老人吸引了,我琢磨着,他的`家人,他的儿孙对他会是什么态度呢?
三、合作学习:
1、要求:
(1)、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角色。
(2)、读一读,想一想,他和家人会说些什么?
(3)、小组同学表演。
2、老师巡视,掌握情况。
3、请一组表演。其它同学听一听,再评一评。
4、师点拨:这老人够自信的,(乐观的)……你是老当益壮啊
自信的人生平凡而充实,那是多么令人神往啊!怪不得家人对他也是这么支持!
情境二:我想旅游区的领导不大同意老人继续工作吧?你是老人,怎么去说服他。
1、自由组织说服。
2、我就是旅游区的领导:你这么一把年纪了,回家该享享福了!
3、生接着“说服”:
过渡:想不到,你这么一把年纪,比我想有精神啊!佩服佩服!
4:谁还想说服我吗:生说。
过渡:看你这样子,再活个100岁没个问题。
四、引导想象:
1、过渡: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山谷中
2、出示:画面
三十年后,我们又来到了天游峰,又听到哗哗的声音……
3、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景象呢>
4、学生练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