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学校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长学校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学校教案1教学时间:
xxx
教学地点:
会议室
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家长
主讲人:
马俊
教学内容:
让孩子插上文明习惯的翅膀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了解什么是文明礼貌。
2、引导家长了解让孩子从小讲文明懂礼貌是做人的需要。
3、知道培养孩子文明习惯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家长明确讲文明懂礼貌的相关内容。学习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尊敬的各位家长,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学习。同时让我感受各位家长对孩子的重视。
请家长谈谈自己的孩子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行为。
二、揭示课题
师:听了各位家长的发言,我觉得大家把孩子的成人放在了成才的前面,当然如果能够两者兼而有之应该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者。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让孩子成人的需要即《让孩子插上文明习惯的翅膀》
三、明理,(家长看《家长必读》教材23——37)
(一)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礼貌”
“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别。我们通常理解为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
“礼貌”:是文明行为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尊敬。
文明礼貌是社会生活中通用性最强的行为准则,比如:对人有礼貌、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等等。
(二)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培养孩子做人的需要
师: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
1、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必修课。
原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指出家庭教育“重在教子做人”。 这里有个小故事,在诺贝尔学者集会中,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老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请您谈谈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著名的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老学者是这样回答的“在我的'童年时光,我学到了最主要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
情要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就是这些。”其他学者纷纷赞同。
高山起于垒土,伟大出自平凡,任何伟大的天才,都要从学做人起步。如果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是人类智慧的参天大树,那么,从幼年开始培养良好的品质与习惯,便是这参天大树得以生长的沃土。
由此可见讲文明懂礼貌是学会做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是实现家庭和睦幸福的必要条件。
师: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非常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通俗一点就是家长们应该有这样的体验:见到孩子对祖辈、父辈尊敬爱戴,心里总是乐滋滋的,长幼之间也变得特别的亲密。而相反的,孩子说话粗言恶语,顶撞老人,心里就会觉得烦恼,毕竟现在都只一个孩子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但是不少的家长,烦恼也可能是限于那么一会儿,训斥或者打骂一番就算了事,转身就视为“小事”,有的甚至对孩子在社会生活中不遵守公共秩序也不闻不问,结果只会使孩子变本加厉更加粗野、蛮横。所以这种教训反面告诉我们,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不仅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而且也是实现家庭和睦幸福的需要。我想这点家里有老人的家长应该体会更深刻。
3、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也是让孩子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
有一位旅行社的导游小姐总结出影响形象的丑陋表现:贪小便宜、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喊叫、为好友抢占座位等等。如果不文明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将影响整个中国的形象。
(三)文明礼貌教育包含的主要内容
1、语言文明。与人交谈尽量说普通话,使用文明语言不说粗脏话。
2、生活文明。仪表美,卫生习惯好,饮食习惯好。
3、行为文明。言行举止。
4、交往文明。待人对事。
5、社会文明。遵守公共秩序。
(四)家庭中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策略
1、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影响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
2、讲故事法
3演唱儿歌法。
4、综合实践法。
四、经验交流
五、总结
师:文明礼貌对于提高孩子的素质、启迪他们的心智、塑造成功的人生都有着极大的帮助。真诚的希望能给家长们带来一点启发,让您的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现代人,让我们共同帮助他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与快乐,最后让我们哟还能给一段教育格言与家长共勉:
播种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种行为,将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将收获一种人生!
家长学校教案2教学时间:
xxxx
教学地点:
会议室
教学对象:
二年级学生家长
主讲人:张娣
教学内容:
引领孩子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认识孩子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使家长知道“心中有他人”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要点。
3、向孩子进行“与人和谐相处“的建议。
教学重点:
1、引导家长认识孩子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使家长知道“心中有他人”的基本要求和要点,并提出建议。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
1、导语:心中有他人,时时处处想着别人,是一种优良的品德,每位家长要及早地教育孩子具有这一品德。
2、举出具体事例引入主题:“心中有他人”。
二、认识“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1、心中有他人的'孩子容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心中有他人有助于儿童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师讲述“烂苹果”的故事。家长就此事例进行讨论:是什么导致孩子的这种想法?
3、“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对当今独生子女显得尤为重要。
三、“心中有他人”教 ……此处隐藏34341个字……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事事都要顺从事事都包办。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希望家长们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缺。事后我发现这样的情况有所好转了。看来家校坚持配合培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我相信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受到打击,学会面对
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麻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能接受,不能正确地对待。有的人是想不通,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十分无助的样子;有的人是发泄,性格暴躁,把所有的气都往别人身上发…….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麻烦事,烦心事,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小学生也不例外。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依赖家长们和老师。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学会面对自己
当自己受到打击以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想想造成自己受到打击的原因。如果是自己造成的,就要勇敢的面对自己,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告诉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
2、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家长们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们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们,甚至于向家长们。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一是采取开展活动的方式,使孩子在活动中明理,查找自己的不对;二是采取交流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理解父母用心的良苦;三是举生活的实例和现象,明辨对错,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实,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怕的是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知道想办法应付。我们要学会迎接挫折和打击,也要学会对付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同学,面对教师,面对父母,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是人们最敬佩的人。
(四)、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
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交流和沟通使人愉悦;交流和沟通使人进步;交流和沟通使人健康。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才能做一个真正健康的人。而有的小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告诉他,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找伙伴、信懒的人说一说、摆一摆,在交流中对方会帮助你解决疑难、排除困惑。要学会自我排解,学会交流、沟通,争取别人对你的支持、帮助、理解、排扰。切忌有事闷在心中。本班有个孩子,年龄最小,性格十分内向。父母经商,高龄得子,十分惯养这孩子。父母不敢说他的不是,一旦说他不是,他就跟父母大吵大闹,或者当的一声把门关上,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知道此事以后,专门找他谈心,开导他,经过开导,他明白;这样下去不但对自己身心健康没有好处,而且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要主动学会与别人交流、沟通,求得别人的宽恕、原谅、理解、帮助。渐渐的孩子懂事了,学会与父母交谈了,父母一见到我就是一席感激的话。事实证明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人活着就是要做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只有那些“热爱丢脸,欢迎挫折,经历痛苦”的人,长大后,才能追求成功,铸造人生的辉煌。我希望孩子们在我们老师与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
家长学校教案15教学时间:
xxxx年xx月xx日
教学地点:
会议室
教学对象:
六年级学生家长
主讲人:张建威
教学内容:
帮助孩子从容应对挫折
教学目标:
1、培养家长对挫折教育的意识,使其认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2、给家长提供几点实施挫折教育的建议,让其了解几种教育的方法。
3、建立沟通的氛围,使家长间达到彼此交流的目的。
教学重点:
培养家长对挫折教育的意识,让家长领会并掌握几种挫折教育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明白挫折教育的意义。
师:中国古语道:“人之逆境十之八九”。这就是说,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对挫折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今天,我们就这个主题来一起学习和研讨一下,希望能给孩子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尽量减少此类教育的缺憾。
过渡:首先,我想知道:关于挫折教育,家长同志们了解多少,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二、交流引导,建立挫折教育意识。
1、针对以上话题,家长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xxxxxx
3、资料补充:在美国、在瑞士、在德国、在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父母是如何关注挫折教育的。
4、师:在我国一部分家庭也开始关注挫折教育。(例子“重走红军路”等)
5、讨论:您对这些做法的意见和看法?
过渡:那么,为什么中外家长们都广泛关注挫折教育呢?它是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三、分类说明,剖析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1、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危机四伏,没有对挫折的预见和积极的应对措施,好孩子也会倒下。(举例)
2、大凡成功者,都是在困难与挫折的争斗中获取成功的。(举例)
3、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抗挫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孩子尤为重要。(引起家长共鸣)
4、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的心理承爱力普遍较差,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引起家长反思)
5、在我国国情条件影响下,挫折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尤为重要。
过渡: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四、相互交流,提供优秀家教经验。
1、请家教较成功的`家长代表发言,针对挫折教育浅谈自己的家教经历。
2、在座家长自由质疑。
3、师:刚才几位家长的发言,那我们感受到了挫折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反映在家庭教育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建议,供各位家长们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实施。
(1)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如: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创设困境,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3)培养孩子适应生存的能力。如:用故事来开导孩子吃东西不能挑食;领孩子到山村去体验艰苦的生活;有意识地领孩子到公共场所与其他孩子一起游玩等。
(4)家长做出榜样。
(5)对孩子不可娇生惯养。
(6)让孩子自己承受失败和挫折。教导孩子出了差错,就得承担后果。
五、总结发言。